5月12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27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医科院校、综合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专家学者170余人,聚焦深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融合新途径、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与思政课协同新思路,讲好用好“大思政课”,让思想政治教育开出“中医药特色方”等进行研讨。
会议现场。胡梦佳摄
(资料图片)
湖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邓世民,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唐峻,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杨鹤清,湖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谭庆华,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子龙,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宗明,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其南,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慧远出席开幕式。
邓世民强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中医药文化、思政课教学等方面理论与实践的高层对话,为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发展提供了开拓思路、凝聚智慧的沟通平台,是一件极具意义的盛事。
唐峻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成就。他指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希望,通过研讨和交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阶段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杨鹤清认为,本次论坛主题立足时代特点,深入思考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政治自觉、学术自觉和行动自觉。
论坛专题报告会中,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系统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让与会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素、本质要求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专家交流发言。胡梦佳摄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良滨指出,思政课要坚持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应注重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讲好思政课。山东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瑞兰,结合学校相关改革成果,分享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的新思路。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德斌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做好中医药思维理论阐释,打通中医药思维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理路并进行理性连通。
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窦红莉,围绕构建新时代中医药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从价值意蕴、内涵要求、实践路径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大凯,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在党建、科研等方面的成果。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红英指出,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实现思政课有专业观照,专业课有思政向度。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赵丽清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弘扬中医药文化。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节指出,要从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高度,不断探索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其南,从中医药地位作用,中医药事业发展理念、规律、空间、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明,围绕问题总体、理论总体、逻辑总体、实践总体四个方面进行交流。云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郑文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式样和中国底色。江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伟菊强调要具象化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甘肃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林雪,分享了对中医药文化育人路径的思考。
专家为论文获奖代表颁奖。胡梦佳摄
据悉,本次论坛评选获奖论文72篇。其中,一等奖论文24篇、二等奖论文20篇、三等奖28篇。在论坛闭幕式上,专家为论文获奖代表颁奖,并举行了论坛会旗交接仪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通讯员陈依 陈霞 王小静)